关于制定“八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者:牛月翰  发布时间:2016-08-31  浏览次数:

关于制定“八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设备处、团委、教育科学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

我校已顺利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按照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在今年9月30日前必须上报“示范校建设规划”,规划中列入的“八大工程”是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实质内容和重要工作抓手,按照学校整体工作安排,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设备处、团委、教育科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八大工程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细化措施,列出时间表、任务书,做到目标具体、以项目为抓手、可操作性强。工作要具体到单位和人员,争取在两周时间内(8月10前)完成“八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制定工作。

“八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制定工作职能部门分工如下:

1.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工程---教务处

2.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工程---设备处

3.应用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研处

4.“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质量提升工程---人事处

5.创新创业综合体创建工程---团委、创业学院

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程---教务处

7.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工程---教务处

8.教师教育精品打造工程---教育科学学院、教务处

“八大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样本可参照下面的文本。样本中的文字材料是模板格式的需要,仅供参考,请根据各自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添加和取舍材料,不要照搬照抄。该模板格式为基本要求,各工程建设在实施意见的细化制定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情况有所创新。

电子文档发送到邮箱:nyuehan2006@126.com

                                                    商丘师范学院

                                                     2016年07月20日

 

 

附件:

商丘师范学院

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样本)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名单的通知》(教发规〔2016〕459号)和《商丘师范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内涵建设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能力,建设一所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前期转型发展工作基础上,结合示范校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基础和工作思路

(一)建设基础

学校专业整体设置的状况,近年来关、停、并、转、改的情况。今后五年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专业设置和改造情况。

(二)工作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从学校发展战略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制度体系,推动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领域改革,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开放合作。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开放发展。

——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直面发展困难,改革创新,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实现传统基础专业和师范专业改造调整、师范类师资转型、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等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

——坚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推动内外统筹,校市合作,融合发展,校院同步,师生互动,实现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惠多赢的良好格局,以打造“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示范基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示范基地。

(二)建设任务

2016-2020年,围绕转型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着力打造以下阶段性成果:

建设应用型专业集群

对接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商务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食品医药、先进制造配套服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和教师教育8个专业集群。重点打造商务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文化创意等5大专业集群。

三、建设举措

未来五年,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目标引领,细化方案(2016年09月之前)

通过学习、讨论、考察、借鉴,细化转型发展建设的目标任务,对学校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实施步骤等进行系统规划,并以此为总揽,完善《学科专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方案,细化转型发展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第二阶段:推进实施,重点突破(2016年10月-2018年12月)

在前期转型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以推进学科专业改革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转型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三阶段:优化完善,巩固提升(2019年1月-2020年12月)

总结重点领域改革建设经验,优化完善,巩固提升,推广应用,整体推进,确保应用型专业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规划建设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系统规划、全面协调转型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责任,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项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细化工作内容,促使人人有任务、有压力、有动力。进一步完善以应用型专业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督查督办机制、考核问责机制,通过项目带动、资金引导、政策支持等,发挥资源配置、岗位聘用、职务晋升、收入分配等杠杆作用,调动各单位和全校教职工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职工投身应用型专业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整合资源,加快专业调整建设进度

坚持依靠自身力量,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校市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形成长效机制。

(四)转变观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克服“观念转变”瓶颈,成开展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建设理念和政策研究,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持续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有利于提升应用型专业建设良好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