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本规划。
一、开启河南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我省是全国教育人口大省。2020年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5.42万所,教育人口287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6.2%。“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了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升。普通高校由129所增加至15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36.49%提高至51.86%,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吸引364.4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民办学校由16707所发展至21670所。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质量、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等工程,3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2个,25所鲲鹏产业学院顺利落地。
——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制定《新时代河南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推动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等重点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河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取消了7类26项高考加分项目。教育“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落实,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启动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总数达到289个,境外办学机构达到9所。
——教育公平迈入新阶段。
——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共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50个、创新人才250名。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量均达到全省总数的90%以上,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项;高校建有8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9个省协同创新中心和120多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来自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19107项、经费49.7亿元,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补齐短板、铸造长板,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支撑“十大战略”实施,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融合发展。
(四)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评价体系、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以及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有力支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上游行列。
高等教育有突破。深入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优化,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启动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力争新增3个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带动引领我省新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左右。加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建设5个左右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改革开放有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等一大批改革项目落地见效,教育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形成支撑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治理体系。出台支持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打造“留学河南”品牌,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五、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调整优化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加快“双一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建设,着力提升本科、研究生教育质量,力争更多高校达到“双一流”建设水平,带动高等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高校分类发展
完善普通高校分类发展体系。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重点建设15所左右特色鲜明和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推进高等教育分类评价。改进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学位授权评估、学科专业评估,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推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评价、精准评价,指导不同类型高校找准坐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加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人才培养。加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施招生计划分类管理,推动高校建立招生计划安排与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联动机制。加快构建类别清晰、结构合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优势资源更加集聚、创新生态更加优化、人才培养更加精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二)调整优化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
调整优化学科学院结构。重塑升级传统优势学科,推动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与前沿科技、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培育创建未来学科,推进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持续加强基础学科,着力破解学术瓶颈和技术难题。大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解决社会问题。以学科为统领,打破学校和部门界限,整合省内学科资源,规范优化高校学院设置。每个一级学科原则上要设置在同一学院,集聚学科资源;相同或相近的教学、科研职能原则上应归并在同一学院。聚焦有效服务产业,逐步构建“优势学科+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的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精准的学科学院形态体系。积极探索“院办校”发展模式改革,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办学重心下移。将学部制、大部制、书院制改革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分工协作、相辅相成、协同育人的培养体系和育人模式。开展调整优化改革试点,在人才流动、资源整合、成果共享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成长规律,以我省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深度对接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抢滩占先、传统产业高位嫁接,坚持“撤、停、增、锻、塑”并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撤停调整低质专业、锻强提质优势专业、重塑升级传统专业、扩面新增新兴专业、布局培优未来专业,不断增强本科专业与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加强专业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度、支撑引领力研究,搭建本科专业需求信息采集与发布大数据平台,着力提升我省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能力。
(三)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本科教育提质创新。实施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行动,持续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带动引领新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入推进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改革,严格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过程、培养质量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持续深化一流本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形成一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载体。指导高校创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加强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加快推进高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一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教育基地”,承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竞赛体系。
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培优计划,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和经济发展对毕业生人才需求调查工作,持续深化就业与人才培养、招生计划联动改革。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习见习,进行职场体验,提升就业能力。开展“新时代·新梦想”就业创业公益帮扶行动,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实施大学生就业三级市场体系增能计划,促进省校、校校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提升计划,把就业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为引领,选树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持续加强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大力扶持省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内涵式发展建设。
创建高质量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新体系。持续深化以扩大高校后勤服务规范有序开放为重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支持高校对原有后勤管理体制转型的多样化探索。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做大做强,促进不同所有制服务企业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与合作发展共赢,探索建立政府保基本前提下的校园多元服务供给新体系,营造规范有序的校园后勤服务市场环境。指导高校创新后勤服务理念、体制机制、模式手段,促进高校后勤服务逐步向包容多样化、满足差异化的现代高质量后勤服务转型,进一步加强平安、健康、绿色后勤建设,为高校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六、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推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高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统筹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明确改革内容和方式,开展地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总结、宣传和推广成功经验,扩大改革辐射面、受益面。
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强化组织保障,改善基础条件,完善配套政策,初步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教育规律和省情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我省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命题基地和命题能力建设,提高高考综合改革和安全保障水平。
(二)大力推动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
探索本科高校书院和学院双轨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实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发展,指导学分制管理示范高校、书院制试点高校、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建立健全选课制、学业导师制、学分计量制、学分绩点制、补考重修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等学分制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制定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指南,指导高校选取部分学院和专业,遴选建设一批书院制育人改革示范高校、示范书院,带动全省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加快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大力推动高校产业学院办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多元办学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三)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统筹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
推进高校内部管理大部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大部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合并重组、优化整合,促进事权财权下放,做强二级学院,激发办学活力。以理顺职能、精简高效、管理有序为重点,推动高校职能部门转变理念作风,着力构建现代服务方式和新型服务体系。以学校简政放权、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为重点,推进解决二级学院在机构设置、经费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二级学院办学地位、责任和活力,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高校内部“放管服”改革,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统筹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和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事项,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规范运用及动态调整。强化监督管理,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和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提高依法监管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效能性。优化政务服务,持续加大政务服务改革力度,逐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标准。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政务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分类改革。
九、调整优化学校结构布局
(三)调整优化高校布局
加强省级统筹。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实施,聚焦产业转型发展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板块主体功能和区域优势,加强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并重,科学调整、重组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引导新增高等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行业、重大科研平台对接,坚持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重大战略倾斜、向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向重点产业和特色行业倾斜。统筹配置资源,合理调控规模,构建区域协调、多元特色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原则上不在县域布局高校,稳妥处理现有异地办学问题,严格控制新增异地办学,任何学校未经批准不得跨市域异地建设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校区。
着力弥补短板。整合优质资源,组建新型研究型理工科大学、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支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做强做优理工科院校。综合考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支持没有布局本科高校的市域发展本科教育,新增高校向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市域倾斜。综合办学历史、基础条件,推动达到标准的本科学校二级学院分立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聚焦民生发展需求,推动设立医学、师范、体育、艺术类等普通本科高校。聚焦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以优质高职院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举办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探索中外合作、部省合建、省部共建、省市共建、部门共建等方式,支持各地重点建设好1所或2所高校,努力形成以城育校、以校兴城、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十、建设高校高质量科研创新发展体系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创新资源,重塑创新体系,突出高校创新生态打造,突出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突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推动高校科研创新迈向新高峰。
(一)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把创新摆在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主动对接、深度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以技术引领支撑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服务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和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强化集成攻关,聚焦我省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搭建行业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强化有组织科技攻关,形成持续创新能力。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聚焦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卫星及北斗应用、基因技术与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整合优势资源,打破院校、学科专业壁垒,培育建设国家未来技术学院。支持“双一流”和特色骨干高校主动接轨国家、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健全国家、省(部)、高校三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积极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夯实引才育人高地。
实施“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以院士工作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引进若干名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强化引育结合,持续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工程,培养一批聚焦科技前沿、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协同攻关,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源动力。
(二)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充分利用省内外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加强开放协同,在种业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等领域,围绕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建设国家前沿科学中心。推动高校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突破学科、专业和院系壁垒,形成引领高水平基础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学科重点领域的前瞻布局和创新能力建设,争取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实现零的突破,支持建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实施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持续实施高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基础研究专项,培育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候选项目,打造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原始创新主战场。
推进协同创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打造一批集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放大熟化为一体的高能级载体平台。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布局一批新的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计划,认定一批省级基地,培育建设国家基地,逐步完善具有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依托高校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深化校所、校企、校地合作,支持高校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争创一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强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支持更多高校创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
强化社会服务。聚焦世界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和应用型关键共性技术,围绕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传统产业高位嫁接,凝练一流课题,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应用性研究,建立与行业骨干企业研发平台长期合作机制,推动开展一流课题联合攻关。以原始创新支撑应用创新,以应用创新牵引原始创新,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做题”的科研攻关模式,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不同类型高校与骨干企业对接。支持高校参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运行,鼓励高校以各种形式加入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塑学科评价体系,强化与产业、企业的对接,利用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力争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优势企业对接,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提升解决区域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三)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献库和公共数据库,培育一批基于学科交叉的人文社科共享数据平台,促进研究成果分享和转化应用。建设一批省文科实验室,引导高校开展实验研究、政策仿真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创新。加快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升级,推动基地建设向优势特色研究领域及方向集聚,打造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平台。
实施高校新型智库“集智”创新计划。立足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党委政府决策急需、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大任务、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打造一批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新型智库,重点培育若干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品牌智库进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高校智库体系。设立高校智库联盟专门委员会、云平台和管理机构,将高校智库联盟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智库联盟。建立符合智库建设需求与发展规律的引才用人机制。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精品成果培育计划。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设立重大招标课题,夯实基础研究,推进应用研究,强化交叉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保护并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开展古文字与汉语汉字发展史研究,梳理古文字传承源流,深刻挖掘其思想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规律。推进古文字研究成果普及和创造性转化,积极推动甲骨文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校园、进课堂。
(四)激发高校科学研究活力
完善高校科研体制机制。针对科研堵点,强化政策协同,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持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符合大科学时代科研规律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科研人员分类评价,突出创新质量与实际贡献,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更加注重成果的理论创新、实践应用和社会服务价值。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和标准,突出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推进建立省内高校共享共用的专家库。在做好有关高校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所有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适时将此项工作扩大至所有高校。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教学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突出以人为导向,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试点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尊重科研人员在科学探索中的自由裁量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十一、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重,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增强学科专业设置快速响应能力,加快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提升文化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加快补齐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人才短板
(四)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基础
十二、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构建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新机制,优化区域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间教育优势互补,以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整体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十三、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
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创新应用,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形态,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十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
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力度,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改进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加强教育区域合作,提升我省教育国内国际影响力。
十五、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教育法治建设,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督导权威性实效性,完善教育领域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教育法治建设
(二)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开展高校章程修订核准工作,指导中小学校章程制定,创新章程实施保障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校有机统一,全省高校章程修订要充分体现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章程在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教育治理规范化法治化,营造良好教育法治环境。强化学校内部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自我监管能力。
十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
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强化教育资助体系建设,实现教育资助全覆盖。
十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完善党在领导教育事业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
强化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制度建设。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坚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健全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完善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制度。巩固深化各类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掌握校园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从严管理校内各类新媒体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宣传展示平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类非法传教与渗透活动。
(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完整准确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目标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将党的教育方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列为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自觉运用的日常规范。
(三)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建设、有效覆盖,公办学校实现“每校必建”,民办学校实现“应建必建”。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全覆盖,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做好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继续实施全省高校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三年行动。完善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树立鲜明导向,强化党建引领。优化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院(系)党组织书记、学校党委书记三级述职评议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坚持统一战线工作原则,强化高校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以加强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持之以恒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薄弱环节,持续整治“四风”,聚焦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重要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严肃监督执纪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推进全省教育系统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突出政治监督,强化巡视成果运用,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推动巡视巡察工作走实走深。树立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配齐建强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推动党务干部和行政业务干部之间双向交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
十八、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将规划总体部署落实到本地规划和政策中,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明确主体责任
抓好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各地要加强统筹领导,加强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与规划的衔接,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对规划确定的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对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工程项目等任务,要将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工作,根据进度要求如期完成;确定年度工作重点,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规划落实。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依法依规对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核准程序,优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