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24日,由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嵖岈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开幕式,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主持会议。我校党委书记介晓磊、副校长辛作义、教务处处长郭文佳、发展规划处处长翟滨、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苏世昌出席了论坛大会。
论坛大会开幕式
介书记出席论坛大会并在圆桌会议上做报告
在论坛上,介书记做了题为《产教融合的深化与拓展》的报告。从产教融合的战略视野、多维特征、深化拓展、有效行动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剖析。
介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产教融合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经之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因此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要从系统性、开放性、跨界性、多维性、协同性、创新性、共享性、互惠性、契约性、文化性等多个维度把握产教融合的特征,更好地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多维特征,要从不同视角审视高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问题导向,多层面反思工作,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从不同层面解决认识问题,树立应用型办学“三个自信”“三个自觉”。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不少困惑和困难,需要理清思路,找到出路。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在理念、导向、体制、机制上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拓展,可以体现在模式、领域、项目、平台等要素内涵的拓展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不背景下,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行动,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和拓展,提升校企合作的成效,是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要从运用新思维(新生代思维、互联网思维、新业态思维、新平台思维),探索新模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服务模式),构建新形态(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放包容),营造新场境(真实项目、仿真环境、四创氛围)等四个方面采取产教融合的有效行动。
闭幕式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做了题为《跨界.融合.创新》的总结报告。陈锋在报告中深入阐述面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形态变革的挑战。陈锋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跨界创新、融合创新的产物。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决定了未来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规划需要更加宽广的视界,推动多元跨界融合。一是要将互联网、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革命性技术与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科专业相结合。二是面向科技前沿推动多学科的交叉重组,加快创建复合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三是构建学习者复合化的知识、技术结构,培养适应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人才。四是深化技术与美的结合,以适应美学工业这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主题方向。技术、创意和美的结合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陈锋认为,大学形态创新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形态变革是内部结构、外在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革命性变革,是最高层级的变革。面对变革,他提出:一要建设绿色智慧、面向未来的新校园,推动绿色技术与校园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融合、信息网络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广泛连接以及智慧化教育场景构建。二要建设集成化学科和专业集群平台,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学习者个性化成长。要把智慧学习工场和创新中心作为学科专业集群的承载体和未来校园的空间轴心。三要推动学校编成结构改革创新,从课程-课程类别-专业-系-学院的结构,向课程-课程模块-专业集群的结构转变,探索教管分离。四要向开放众筹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支持多元主体办学,推动资源聚集共享,实现开放融合发展,按照港湾模式和园区模式两种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本届论坛以“跨界.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11场分论坛。44位业界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51位专家开展9场对话会,26家单位和机构作创新案例分享。来自7个国家的63位教育机构负责人、大学校长和知名学者、3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105所国内高校的负责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