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生产实际
凝聚转型共识,明晰办学定位
近年来,四川工商学院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转变了观念,达成了共识,解决了为什么要转型和怎样转型的问题,并凝练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三大特色,努力实现办学定位的区域性、专业设置的地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为中小微企业和生产一线服务。
❖ 学科专业定位:“崇工重商、理实兼优”。以工学、管理学为主,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较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师”字型应用型人才。
❖ 发展目标定位:“稳定规模,提升内涵”。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1000人左右。“十三五”期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合格评估,力争成为四川省转型发展改革示范高校,最终建成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实施“一二三行动计划”,厘清发展思路
学校制定出台了《四川工商学院整体转型发展改革“一二三行动计划”》,即一个推进:推进试点项目全面实施;二个机制:建立项目推进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成果:在“创新机制、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取得成果。确立了4大转型方向和11个发展改革项目、52个重点子项目,投入建设经费300余万元。
明晰了发展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着力三个抓手,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 围绕一条主线:全面推进转型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 着力三个抓手:内涵发展,依法治校,立德树人。
❖ 推进四项建设:教学规范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 实施“五大工程”:人才强校工程,条件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特色建设工程,成果转化工程。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 明确“师”字型目标规格。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需要对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较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师”字型应用型人才。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和创新,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既达到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又符合应用型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
❖ 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打破了以学科体系构建课程的模式,按职业岗位(群)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重构、优化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用为本、互相融合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贯彻“六大原则”:即凸显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体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如,物流管理专业参照CIPS(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和CILT(英国皇家运输与物流学会)标准、金融工程专业参照CFA(金融分析师)职业标准、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就业领域需求设置“电商运营”“网络营销”“信息技术应用”三大课程模块等。强化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目前已遴选10门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本校级应用型特色教材。
❖ 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实施“四减四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四减”:即通过重构、整合、优化课程,适当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减少“演示式、验证式、观摩式”实验教学时数;减少成绩评价中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分值;减少毕业论文(设计)中非实践中完成的比例。
“四增”:即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和实训比例(文科管理类、工科类、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分别不低于30%、35%和40%);增加协同育人学分(企业、行业专家等参与的实践教学学分占实践学分1/3以上);增加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学分(平均为24学分);增加第二课堂学分(平均15学分)。
“工学结合,实训贯通”,全学程设置4—6周的专项技能竞赛。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投入4000余万元,购置实训设备,建设“理实一体”教室115间。
❖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变“教室、教材、教师”三中心和“灌输式、应试式、传授式”三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20%左右的专业课采用案例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同时引企入校,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设置一定学分的实务类课程(讲座),邀请企业主管担任主讲。如成都鼎新、上海贝电等企业“高管”先后有100余人次来到学校授课。实施动态考核,采取“N+1”课程考核方式(“N”为课程从始至终动态考核,不少于3次,“1”为课程终结考核)。
需求导向,优化专业
以现有工科(5个门类,9个专业)和商科(5个门类,10个专业)为依托,对接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和天府新区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崇工重商、理实兼优”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发展健康养老、旅游管理、环境保护、产品加工等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完善现有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和建筑科学等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做优现有的工程、信息、管理、教育、语言、文化艺术等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形成方向明确、管理规范、内涵清晰、结构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服务较为全面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建立了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民办高校特色重点专业质量提升计划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市校合作,共谋发展
与成都、眉山等积极开展市校合作战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采取多方战略协作,拓展合作的渠道与空间,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推广科技成果、培育地方人才和传承地方文化。与眉山市科技、教体、人社、农业、工信部门及各区县科技部门签订科技创新联盟战略框架协议,参与电商、竹编、汽车维护、节能等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眉山市文联、党校、社科联等建立全面战略关系,成立了四川工商学院三苏文化研究所、竹编产业研究所,弘扬地方文化,推进产业发展。建立了四川工商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眉山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四川工商学院分会、眉山市音乐舞蹈艺术团等。与中国人民银行眉山中心支行等5家单位和企业共筑研究与服务平台。
跨界融合,培育特色
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拓展,开展跨专业融合,凝练方向,突出特色。如,在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健康养老方向等;将英语专业与学前教育及电子商务专业融合,共同打造学前双语教育及跨境电商培养方向;将市场营销专业与汽车服务工程融合,共同打造汽车营销培养方向等。
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学校还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校企双方投入1500余万元,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以此为基础,成立中兴通信学院,共建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云计算方向),并提升培养质量,培育专业特色。
全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加实践创新学分,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学分由原来的2学分增加到25学分;“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了26个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9个学分)。并制定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置换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或实践项目的学分。目前,已为5000余名学生进行学分置换。
校企共建实践创新基地
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基地、顶岗实习、订单班、联合培养、专业共建等形式联合培养人才,实现“6个共同”,即共同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和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目前,学校与2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专业全覆盖;建有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78个,其中省级3个;与澳大利亚Altium、德国SAP、上海鼎捷等公司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20余间;还建有“生产型”工作室15间。
鼓励技能竞赛
学校制订了《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知行对接,实训贯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学生竞赛已制度化和体系化。近三年,学生在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以上奖励800余项。如,在国家教育部门主办的“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西部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四川省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获奖情况名列全省高校前列。由学生制作的“伞塔”品牌营销策划方案,被成都鼎新集团采用并产生实在业绩,还荣获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品牌策划专业竞赛一等奖。
注重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与孵化
学校成立创新创业中心,建有创新创业俱乐部、科创实训园,并与国家级别的创业孵化器成都创梦空间等深度合作,共同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已有50余个学生团队加入俱乐部参与孵化,18个创业团队成功注册实体企业。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国家级别的21项、省级26项。学生侯弘岐、杨彬等创建了“四川楼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创成都本土O2O“网上超市”的先例,2015年被评为“成都市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2016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学生李寿星等发明的多功能餐桌用盒获国家专利,在郫县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四川博蕴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年收入1000余万元。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0项。2015年8月,“CCTV中国青年创业实战公开课《创业英雄汇》”成都站海选,学校的两个创业项目成功入围,其中“掌柜”项目是29个项目中仅有的在校生团队项目。
2016年4月,国家领导人到成都郫县菁蓉创客小镇调研,考察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年学校被评为“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学校”。
力促体制机制创新
打破利益平均分配格局,打破课时计酬唯一模式,打破传统身份管理。在用人上,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人唯贤”和“适才适用”,并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制度上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制发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和《“百人计划”管理办法》,引进和培养3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其中100名左右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学科专业带头人,100名左右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双能型”人才,100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后。在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绩效导向、优绩优酬等制度。学校出台了《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多元考核、全面计酬,实现管理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调整优化机构设置
立足现有学科基础,着眼学校未来发展,科学合理配置各类教学资源,对经济、管理、金融等学科专业和信息数字化类专业整合优化,形成了具有民办高校特色、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专业相对集中、门类相对一致的教学组织,教学单位由14个优化为11个。精简机关职能部门,实施大部制。在调整优化的基础上,明确各单位的内设机构、编制、岗位和职责;调整人、财、物和办学空间,实现各类资源的更优配置。职能部门由24个精简为10个。
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效率
学校实施了项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项目奖励制等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流程。如,明晰科技经费的审批、报销流程,提高科技经费中的绩效支出,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了办事链条,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效率。建立校务服务中心,推行集中办公服务,方便师生。重视制度建设,强调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健全7大类管理制度(综合制度、党群制度、教学制度、人事制度、团学制度、后勤制度、图书馆制度),使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目标得以制度保障,并能落到实处。
转型发展上台阶,综合改革促特色。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与老牌大学差异竞争、另辟它径、办出特色,既是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学生诉求,也是学校的生存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学校能成为整体转型发展改革的试点学校,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